本网讯(记者 豆芹兰、何洁怡、莫菲菲、李嘉盈)外国语学院共建“幸福九潭”暑期三下乡活动,7月9日-11日已完成了第二轮美育授课,从绘画手工到音乐舞蹈,从书法文字到经典戏剧,精彩有趣的课程在孩子们欢声笑语中展开,在寓教于乐中播撒下文化与自信的种子。
绘画与手工课上,实践团志愿者陈舒苒、冯子晔为小朋友们带来了融合传统与创意的一堂课。课程以趣味灯谜互动开场,大家积极参与,课堂气氛活跃。随后,在老师的指导下,孩子们学习制作传统宫灯,从搭建骨架到装饰灯面都全神贯注。遇到困难时,通过老师耐心指导和同伴互助,最终都完成了独具特色的作品。既锻炼了动手能力,也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体验中提升了创造力和审美意识。
绘画与手工授课教学 (樊艳琴 摄)
在音乐课上,实践团志愿者孔乔彤、张妙涵以励志歌曲《明天,你好》为主线,通过听歌识剧、分段教唱到完整演绎的渐进教学,让孩子们在欢快氛围中掌握演唱技巧,感受音乐魅力。课堂还设置了互动环节,孩子们在便利贴上写下对“勇敢是什么”的理解。整节课气氛活跃,参与度高,既提升了孩子们的音乐素养,又培养了积极心态。
音乐授课教学 (王金淼 摄)
在书法课上,实践团志愿者胡奕、胡瑾睿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甲骨文创意课。课程从甲骨文的历史讲起,图文讲解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。实践环节中,孩子们将“日”、“月”、“山”、“水”等甲骨文字符与图画创意组合,创作出各具特色的作品,有的呈现自然景观,有的组成趣味故事,在实践中加深了对汉字文化的理解。整堂课让孩子们感受到汉字魅力,同时培养了观察力和创造力。这种互动体验式教学,成功激发了孩子们了解汉字起源的兴趣。
书法授课教学 (王金淼 摄)
舞蹈课上,实践团志愿者王婷、应哲昊以充满活力的《改变自己》主题进行授课。起初部分孩子略显拘谨,动作放不开。在老师的专业示范和耐心指导下,他们逐渐克服困难,动作愈发标准有力,节奏感明显提升。分组练习时,孩子们互相鼓励,积极尝试新动作,展现出不服输的精神。最后的展示环节,所有小朋友都自信完成表演,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,不仅完美呈现舞蹈活力,更生动诠释了“改变自己”的主题。
舞蹈授课教学 (樊艳琴 摄)
朗诵与表演课上,实践团志愿者孙坤嘉、郎文菲以经典名著改编的《三打白骨精》为内容,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感受经典魅力。教学中,老师先引导孩子们熟悉情节与角色,再进行分组排练。排练时,孩子们互相帮助,主动示范动作、提醒台词,展现了良好团队精神。最后的汇报表演上,孩子们生动演绎各色角色并融入创意,赢得阵阵掌声。这堂课既让孩子们感受了名著魅力,又锻炼了表现力与团队协作能力。
朗诵与表演授课教学 (樊艳琴 摄)
通过绘画与手工、音乐、书法、舞蹈、朗诵与表演的课程学习,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、审美意识、自信心、勇气和文化认同感。孩子们也在这一过程中,收获了快乐与成长。